10月14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友论坛暨首届大湾区金融论坛”在深圳隆重举行,主题为“大湾区金融合作与高质量发展”。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友会、香港校友会、澳门校友会联合承办。
(会议现场)
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长王洪章,国家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副会长、原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国信证券总裁邓舸,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美国银行中国区CEO、中国人民大学香港校友会会长王伟,澳门大学工商学院商业经济学教授萧志成,招银理财总裁钟文岳等政产学研各界专家与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深圳、香港、澳门等地的校友汇聚一堂,共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之路。
(庄毓敏)
开场致辞和主旨演讲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国家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庄毓敏主持,张建明副会长代表主办方致辞。
(张建明)
张建明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金融开放的最前沿,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大湾区充分利用区域经贸联系紧密的有利条件、进行了一系列的金融开放合作,为我国深化金融对外开放做出了积极探索。然而,粤港澳的进一步深化合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全面制度型开放格局的生成、粤港澳商事法律体系的衔接、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水平的提高等等。因此,需要重点关注如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转向规则制度型开放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大湾区金融论坛、聚焦大湾区的金融合作与高质量发展,既关怀现实与成就,又注重未来和挑战,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王洪章)
王洪章发表题为《以高质量发展充分激发大湾区金融优势》的主旨演讲。他提到,大湾区需要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大湾区实现这个目标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而金融的优势发挥则更为重要。第一,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优势具有充分发挥的空间。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基础较好,但湾区成立时间较短,与实体经济发展对接还不够、湾区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有待提高、总部金融机构实力欠缺。第二,要借鉴国际湾区金融发展经验,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一方面,政策指导作用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要逐步完善和加大多层次融资体系建设。第三,以高质量发展充分激发大湾区的金融优势。在大湾区产业发展方面应实行产业和金融联动,建立相互错位发展的产业和金融体系,建立综合化金融服务体系。要发挥特色金融优势,将碳金融作为大湾区金融枢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完善科技创新的金融体系,如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金融改革实验区。要加大湾区金融服务业双向开放力度,在湾区金融建设中把大宗商品定价作为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环。最后,还需加强监管合作。第四,高质量发展需要国际金融合作。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金融合作和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境内金融企业走出去是独特而迫切的需要。
(吴晓求)
吴晓求发表题为《科创金融是大湾区金融发展的重点》的主旨演讲。他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经济实现了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跨越,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第一,粤港澳大湾区是体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应该构建更加开放、市场化、国际化的制度环境。第二,金融结构改革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应该促进资本更加多元化、功能化,满足社会对金融的多样化需求,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第三,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是经济高质量的核心动力,产业的升级迭代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应积极培育以高科技企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提升国际竞争力。第四,我国资本市场领域部分规则和政策仍过于陈旧,应深化资本市场结构、体制、规则的改革,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随后举行的主题演讲和圆桌研讨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友会会长周锦泉主持。
(周锦泉)
邓舸以《深度融入大湾区建设,积极助力高质量发展》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金融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正朝着建设国际一流湾区的目标迈进。相比世界其他四大湾区,大湾区具有劳动密集和资源丰富的特点,地理位置独特,后发优势明显。目前,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已成为湾区经济的根本,已积累了丰富的创新资源,取得了显著的创新成果,连续三年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名列前茅。此外,金融合作对推动实体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国信证券积极参与金融体系建设与发展,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三大维度发力,实现了科技创新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为大湾区的金融合作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邓舸)
鄂志寰以《加强大湾区金融合作,推动财富管理市场发展》为题发表演讲。她提到,随着“深港通”和债券通的持续推进,以及“跨境理财通”试点开通,大湾区金融合作正在进入新阶段。大湾区金融合作发展将促进财富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香港与大湾区的内地城市深入联动。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大湾区金融合作将迎来新的机遇。第一,跨境理财通将进一步完善。优化投资者准入条件,扩大参与机构范围,丰富可选产品种类,更好地满足大湾区居民多样化的投资需求。第二,跨境保险通将逐渐落地。落实香港保险业在大湾区设立保险售后服务中心,开展保险跨境保理赔,发展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等。第三,降低股票通门槛,丰富产品类别。降低内地合格投资者开户门槛,增长产品吸引力。在一国两制、三种货币、三种关税区的总体框架下,大湾区金融合作涵盖多个层面,应持续加快民生金融步伐,稳步发展跨境金融,深入推动科创金融发展,不断提升大湾区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鄂志寰)
王伟以《发展高质量的资本市场》为题发表演讲。她指出,目前海外投资者在中国股票和债券市场的投资,无论是规模还是投资品种上都有了很大的丰富度,但也存在许多进步空间,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多元化投资者以提升流动性,形成有买有卖的价格机制。第二,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满足不同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第三,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持续性,促进市场投资稳定。第四,健全市场基础设施。投资者通常需要一系列的避险手段,建立合理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也尤为重要。此外,还可以考虑加强跨境资金管理、为资金流通提供便利,稳步实现跨境连通和双向开放。
(王伟)
萧志成以《澳门在大湾区金融发展的角色》为题发表演讲。他阐述了澳门在大湾区金融发展的角色,指出澳门金融业由长期以来单调的零售银行业和保险业发展逐步转向多元化,澳门特区政府特别重视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致力从债券市场、财富管理、中葡金融服务平台、创新的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以及融资租赁这五个板块,实现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并取得初步成效,但在法治环境建设和金融人才培育等层面仍需进一步取得突破以配合现代化金融发展和湾区未来的发展。
(萧志成)
钟文岳以《银行理财如何推动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理财子行业发生两次转型:第一次转型于2019年,从资金池到正规理财产品,从银行资管部到理财公司;第二次转型是目前在推进的转型,即把理财子真正向专业化、市场化资管公司做转型。转型过程面临的困境主要有:首先是市场投教和认知,希望监管支持理财子做全产品线布局,解除对R4R5级产品的面签要求;希望银行渠道能协助理财子转型,配套资源销售理财子的权益产品;希望广大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稳健定位的同时,也能清楚认知理财产品的净值回撤和波动不可避免。当然理财子公司自身更要利用目前有利的市场阶段,逢低加大对权益投资能力的建设,稳步提高权益资产的占比。所以理财子应该在监管对市场的积极引导下,在渠道和投资者的理解和支持下,努力培育自身能力,逐步建立产品线完整,策略丰富的理财产品体系,从而推动理财行业的转型,真正做到为百姓理财,为实体经济服务,进一步推动整个资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钟文岳)
圆桌研讨环节,与会校友围绕“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与高质量发展”相关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与会嘉宾合影)
据悉,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深度服务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中国人民大学与深圳市决定合作共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并于2023年10月14日举行的首届深圳论坛 “新时代开放战略与中国式现代化”上举行成立大会。“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友论坛暨首届大湾区金融论坛”也是此次深圳论坛的主题论坛之一。
撰稿:孙元元
观点整理:肖伊琪 强皓凡 李亭 胡云清 魏昕然 潘颖颖 董思齐 余植巽
监制:朱霜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