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狂人们的“买买买”往事

来源:未来汽车Daily

作者 | 焦曼婷


李书福性子张扬,说话没遮拦,经常砸人场子。
刚造车时候,他说汽车无非是“四个轮子、两部沙发加一个铁壳”,没什么了不起;2000年前后面对国外车企,他说“通用福特、迟早要关门”;后来自己造车成功,买了沃尔沃,成了小巨头,说话还是直接,2018年时候,他先是说“互联网公司造车就是一天到晚在瞎忽悠老百姓”,之后又说“有些实体经济经不起虚拟经济的诱惑,为了赚取快钱而进入自己不熟悉的行业,赶热浪,造概念,结果是欲速不达。"
李书福没点名,但许家印要是听了,心里肯定不怎么舒服。
按进房地产的资历,许家印还比李书福晚了两三年——李书福九十年代初就带着一千万去海南炒房,许家印直到1994年才在广州开始房地产生意,不过李书福被拍倒在海南泛着泡沫的沙滩上,许家印却赶上了房地产的好时候,八年后入主“琼能源”,将其更名为“恒大地产”,实现借壳上市。
可到了2017年,国家去杠杆,房地产降温,行业销售额增速放缓,有业内人士甚至预测“房地产天花板会在2018年年前到达”。恒大先前试了粮油、乳业、矿泉水等产业,但比起房地产,这些都是小生意,成功了带不来多少钱,失败了损害商誉。许家印以铁腕果决著称,这次决定赌个大的,要去做新能源车,成了李书福口中“赶热浪”的人。
不过,许家印赶热浪的方法,和李书福如出一辙:买买买。
2000年,“放牛娃”李书福爱上了明星沃尔沃,并在2010年迎娶成功。在此之后,吉利开启买买买之路,并购宝腾、路易斯,入股戴姆勒、收购美国太力飞行汽车等,向全球化帝国拾级而上。
“地产狂人”许家印试水新能源汽车时候,说自己“什么都没有,一穷二白”,而要实现换道超车,就是要走一条世界历史上所有汽车企业都没有走过的一条路。“我们把能买的核心技术、能买的企业都买了。”为此,许家印计划3年砸下450亿元。
这是一条门槛很高的路,要上路得先有上千亿的资金募集能力作为后盾;但这也是一条看起来容易的路,只要有了钱,前方便仿佛看起来一路平坦。
但事实上,花钱能解决的问题,往往只是一系列问题的开端而已。

一战成名与出师未捷


和沃尔沃的牵手,让李书福和吉利声名大噪。
2010年春天,吉利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100%股权的协议尘埃落定。李书福圆了梦,他做比喻称,“吉利收购沃尔沃,就像是一个农村小伙子爱上了一位电影明星”。
“有如蛇吞象,消化的了吗?”外界的质疑声却此起彼伏。就在2008年,沃尔沃的税前亏损高达15亿美元,而且还欠着福特35亿美元的债务。而2009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实现净利润5.595亿元,虽然同比增长110%,但与沃尔沃的亏损相比,仍是小巫见大巫。
李书福却再出“狂言”,“吉利打算在两年内让沃尔沃扭亏为盈”。在李书福看来,沃尔沃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受人尊重的高端豪华汽车公司,且是一个完整的汽车公司,“从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到人才培养,零部件体系,以及和汽车相关的各方面基础研究,都非常完整。”
最终,李书福成功了。7年后的2016年,沃尔沃汽车成功实现经营利润12.5亿美金,这也是该瑞典汽车企业90年来交出的最佳成绩单。《华尔街日报》把李书福类比为亨利 · 福特,称 " 他们身上都有着一股天然的农民智慧 "。
许家印在造车和“买买买”的起点上,则不幸遇到了贾跃亭。
2018年6月,“白马骑士”许家印正式成为FF的真正控制人,通过香港时颖公司间接持有FF 45%股份。蜜月时期,恒大为FF输血8亿美元(55亿人民币)。一个月后,许家印去往位于洛杉矶的FF总部视察,并在此前后主动提出与FF签订一份“补充协议”,为FF进一步提供资金保障。
而贾跃亭虽不再是FF的大股东,但仍继续担任公司CEO一职。更为重要的是,贾跃亭享有控制权。据FF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的主导权采用AB股形式,贾跃亭持有FF 33%的股份,但一股拥有10票的投票权;投资人(恒大集团)持有FF 45%的股份,但一股仅有一票的投票权。
不料,在签订补充协议后,恒大委派高管管理FF中国。“恒大正在用传统地产企业的一套不尊重人性、扼杀创造力的管理制度套用在FF中国公司。他们的月度绩效考核、摄像头监控等措施把研发技术人员当作房地产销售来考核。他们完全不懂如何运营一家互联网背景的高科技车企。” FF研发总负责人Mattias表示。
2018年9月3日,恒大集团甚至委派高管到美国与贾跃亭就管理权问题进行谈判,贾老板被要求辞去CEO职位。
一个月后,贾跃亭决定反击,发起诉讼将昔日“驰援者”许家印踢出局。而恒大方面表示,贾跃亭半年便耗尽其第一笔投资金额8亿美元,又向恒大提出再提前支付7亿美元。时颖已经履行相关协议项下的责任,而Smart King提出仲裁严重伤害了时颖及其股东的权益。
当年12月,许家印与贾跃亭正式分道扬镳。但也正是在这次之后,许家印更坚持了“买买买”策略,恒大在之后的收购里,不但要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还要在执行管理上完全接管,避免FF事件的再次发生。
同样的策略,不同的起点,让李书福和许家印的并购之路有了不同的底色。

 制图:未来汽车日报

“买买买”背后的不同逻辑


吉利是自己起家,到了发展和转型阶段,才开始依靠并购来加速战略执行,而恒大的“买买买”,则是要给自己争取一个入场资格。
决定造车的第二年,李书福便集齐了工厂、技术,并自制生产线。1998年8年,吉利靠集体智慧研发出第一款两厢车,取名“豪情”。彼时,吉利已绕过丰田而自主研发出吉利1.3L发动机、自己生产关键部件、将原材料全部国产化、生产出远景等八大车型。
而许家印则坦言,过去做地产的恒大要造车,要人没人,要技术没技术,要经验没经验,要制造基地没制造基地,“什么都没有,一穷二白”。跟动辄拥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行业龙头相比,“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
有业界人士评论许家印:“第一,不惮于承认自己完全是门外汉;第二,似乎也不关心整个造车过程会是什么样。”
不同的起点,也使得两位狂人的并购风格迥然不同。
比起李书福,许家印的风格更加激进,他需要用更多的钱,来弥补时间上的落后。
在许家印的计划里,恒大新能源从零开始,三到五年的时间要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在与贾跃亭联姻期间的2018年9月,车还没开下生产线,许家印便投资145亿元购买了广汇集团40.96%股权,摇身一变成为广汇集团第二大股东,得以共享这家全球最大的汽车经销商在全国拥有的11家区域公司,以及1200多个销售网点。
仅仅2019年1月这一个月,许家印便完成3次收购。他分别豪掷9.3亿美元、10.6亿元,收购Mini Minor Limited及其持有的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NEVS、成为世界顶级超跑公司柯尼赛格的股东、收购电池厂商上海卡耐基新能源58.07%股权。
 制图:未来汽车日
李书福买下沃尔沃被看做“蛇吞象”,但实际上,他在收购上十分谨慎。
这与吉利汽车的资金不足有关。2005年6月,在上汽放弃收购英国罗孚汽车后,李书福透露吉利正在与罗浮汽车进行收购接触。彼时,海通证券分析师认为,“由于收购资金庞大,吉利整体收购罗浮可能性很小。”最终,李书福透露,收购罗孚汽车毫无进展。
即使是在让吉利名声大噪的沃尔沃收购案中,吉利也被传出“自有资金严重不足”、“有大批海外贷款需要偿还”的传闻,不过吉利官方称传闻不实,但其却拒绝透露收购资金来源。
而在收购节奏上,即使在收购案较多的2017年,李书福也仅有3次并购大动作:宝腾汽车49.9%的股份、路特斯51%的股份、美国太力公司(飞行汽车)全部业务和资产。
“李书福的每一次收购,背后都是基于资源交换和多层面合作为大前提,许家印更多的是投资行为。”一位汽车行业人士告诉未来汽车日报。
借助收购, 2019年11月之前的一年多时间,许家印便为恒大安排了包括技术、资质、电池、销售、人才等在内的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布局。而据汽车媒体“autocarweekly”统计,通过广撒网方式,恒大获得了整车制造、底盘架构、动力总成、轮毂电机、动力电池等核心技术。
按照造车的正常逻辑,一台新能源汽车要达到各方面技术都是世界最先进的,从研发到量产至少需要4到5年时间。“如果恒大要四、五年才能把车造出来,人家就笑话了,也可能会错过最好的发展机遇期。” 许家印介绍,恒驰品牌第一款新能源汽车“恒驰1”将在今年上半年正式亮相。
而李书福更多的是通过收购“明星大牌”而实现“一箭多雕”。技术反哺、节省成本、打入国际市场、拓展业务,一个都不能少。
2010年,李书福在接受新华网采访说,“收购沃尔沃跟新能源汽车有关系”,他认为,“新能源车是世界汽车工业的未来,到时,吉利生产的所有车都将是油电混合动力车。但凭中国现在的研发投入,远远赶不上发达国家的进度。”
李书福的话在3年后得到应验。在沃尔沃主导、吉利参与下,两者共同研发了首个中级车基础模块架构CMA架构,通过此架构,领克01、领克02等车型不仅享受到更多越级技术和配置,还有效帮助了沃尔沃分摊平台生产成本。2020年,领克正式在欧洲市场销售,向海外市场打出一记响炮。
并购沃尔沃后,吉利又入股戴姆勒成为单一最大股东、收购宝腾路特斯、欲将沃尔沃吉利重组上市,其背后的目的均是为实现技术、成本等各领域的整合效应,更大范围地促进汽车主业的合纵连横。

 制图:未来汽车日

挑战尚存


不过,对于并购来说,钱到账往往只是挑战的开始,不同业务、不同文化、不同风格的企业,如何磨合减少内耗向来都是一个难题。
李书福采用的依然是“放牛”式的顺其自然的方式。2010年收购沃尔沃时,李书福的策略是“放虎归山”,保留沃尔沃的生产和研发设施、经销商网络和工会协议。这使得10年后,在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合并之时,外界对吉利做出了可以妥善处理好工会问题的判断,“不太担心会发生裁员、减员等涉及员工利益的情况”。
地产起家的许家印,思维上的转身幅度要更大,要处理的问题也会更多。
一位造车新势力联合创始人接受未来汽车日报采访时坦言:“恒大造车的问题就是跨界组合,磨合过程长,短时间无法以汽车产业为核心进行思考。”原本专心造车的法拉第未来(FF)工程师孙铭曾告诉未来汽车日报,2019年8月,其在恒大“金九银十”前夕被要求“变身”房地产中介,在朋友圈吆喝卖房,这让他觉得“不能理解”。
与此同时,一通“买买买”过后,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面对资金不足的问题。
从收购沃尔沃,到一路并购马拉西亚的宝腾、莲花,再到以估值约90亿美元投资成为戴姆勒第一大股东,汽车维基统计称,这些年的海外并购至少花掉李书福150多亿美元。而据澎湃新闻,这些巨额的资金输出,除了依靠吉利自身的财务积累之外,也常使用杠杆操作。这也意味着,其一方面要警惕股价下跌带来的对冲风险,另一方面“借来”的钱始终还是要“还”的。
于是,出于引入资金、提振股价等因素考虑,吉利正在谋求与沃尔沃合并,通过香港吉利汽车上市主体来实现与全球资本市场的对接,下一步还将考虑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上市。
恒大汽车似乎含着“金汤匙”出生。2019年半年报显示,恒大实现营收2269.8亿元,净利润270.6亿元,现金余额2880亿元,总资产20985亿元。对于造车业务,恒大短期内看似并无资金匮乏之忧。
然而,报告期内,恒大的营收和净利润却面临双双下滑的窘境,分别同比下跌24.43%和48.97%。而在2019年上半年,恒大的借款总额增加了近200亿美元(约1436亿元人民币),达到1137亿美元(约8163亿元人民币),借款额相当于德国企业西门子在2018年的总市值。其中,约530亿美元将在未来10个月内到期,75%将在未来两年内到期,这被业内视作恒大两年半以来爆发的最大一次债务事件。
地产是个高杠杆生意,一旦地产出现问题,恒大造车业务也会受到波及。
恒大现金流问题或已显现。近期,或源于资金压力迫使企业加速回款,恒大发起史上最大优惠力度的“硬核”促销:2月18日至2月29日期间,全国在售楼盘住宅(含公寓及写字楼)可享受七五折优惠;3月1日至3月31日可享受七八折优惠。
如果因再次忽略管理问题,使得恒大并购企业整合时间过长,迟迟不能自己造血,那么恒大地产的资金能维持多久,仍是未知数。

恒大并购的NEVS总装车间动 来源:公众号恒大恒房通

如今的收购也并未让狂人们顺利“超车”。
新能源车是公认的未来,李书福还曾定下目标,“2020年吉利九成以上都是新能源汽车”。吉利也为此多线布局,2014年,它收购英国电动车公司Emerald Automotive。2017年12月,吉利与沃尔沃成立合资公司生产电动车领克。2020年1月,吉利与奔驰联姻,生产小微型电动车smart。
但一番收购并未让吉利新能源车在竞争中获得领先。2019年吉利新能源车销量达11.31万辆,占集团总销量仅16%,且落后于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后者新能源车销量分别为22.95万辆、15.1万辆。同时,在30万以上的高端品牌布局上,吉利仍处于真空状态。近期传出的“3亿美元入股蔚来”的消息,虽然消息最终被证明为假,但也能看出吉利对于高端品牌的渴望。
对于许家印而言,本就是“后来者”的恒驰汽车,能否从新造车企业和进军新能源领域的传统车企口中抢食蛋糕,仍需要时间考验。即使搅局成功,怎么赚钱也是问题。迄今为止,各家造车新势力无法走出集体亏损的困境。和恒大一样“不差钱”的苹果、华为,均放弃了整车制造梦想,就连曾豪掷20亿英镑的戴森也因“看不到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可行性”而及时止损。
26年前,李书福曾有机会成为许家印的同行,他带着1000多万去了海南,投资房地产,但不幸被拍倒在泛着泡沫的海滩上,赔得一干二净,“不得已”去做了摩托车和汽车。现在,两个人再次在同一领域相遇,他们有着相似的野心,有着相似的手段,但前路也都充满着挑战。
在全球汽车行业转折的时刻,他们依靠“买买买”获得了进入竞技场的机会,但比赛越到后面,赛制越发残酷,也有越多的挑战,是无法依靠“买买买”来解决的。




关键字: 往事 人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