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者购买力和观念的不断升级、资本的不断涌入,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正在快步进入以汽车金融为明星产业环节的发展时代。
汽车金融公司等行业巨头正继续深耕此市场;消费者更开放的车辆拥有和使用态度正悄悄的影响汽车金融行业格局,并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融资租赁新兴业务模式及相关企业的发展;无人驾驶等新趋势为汽车金融市场带来新机遇;二手车金融市场日趋成熟、互联网金融、P2P车贷多场景的应用也使此市场变得愈发具有吸引力。汽车金融市场将以新的姿态迎接充满挑战、激情的新景象。
本报告将聚焦汽车金融、P2P车贷行业发展现状、变化、机遇与挑战,深度解读18年度行业发展情况,突出呈现车贷行业转型过程中的创新业务模式,以期为行业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第一部分 汽车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与变化
(一)汽车工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汽车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发展先进制造业、智能制造业的重要阵地。另一方面,汽车是除购房外个人消费品中体量最大的市场,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对汽车消费的需求在持续提升,消费模式也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不断升级,汽车新零售市场已经打开。
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将持续增长。中国的汽车销量在过去十多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年销量从2000年的209万台增长至2017年的2887.9万台。从汽车保有量来看,中国和美国还有一定的差距,美国2014年汽车保有量在2.58亿台,而中国截止2017年底的数据为2.174亿台。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中国的汽车销量仍将在庞大的基数上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预计2018年的增速在5%左右。
中国的二手车交易市场潜力大。中国二手车交易规模的基数较小,2016年首次突破1000万台,由于统计口径是交易次数,其中包含的批发和零售的交易量,2C的二手车交易量预计在600万台左右。中国二手车电商的渗透率近几年虽然在持续快速的增长,但相较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略显偏低,据统计,至2017年,我国二手车电商的渗透率仅为17.6%。从成熟的汽车市场来看,二手车交易规模远大于新车销售,美国的新车和二手车销售比例约为1:3。相比之下,中国的二手车市场潜力大。随着二手车交易环节车辆迁移问题、税收问题和产权登记问题的逐步解决以及置换需求的加速释放,二手车市场正迎来发展机遇。
汽车后市场盈利诱人
汽车后市场涵盖了从汽车出售后到汽车拆解报废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交易。据统计,在发达国家成熟的汽车产业链中,汽车后市场占比通常能达到50%~60%,而我国目前只占10%左右。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2017年中国汽车后市场容量已超过1.3万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当前,资本正加快在汽车后市场的布局,家用汽车的普及正在将汽车后市场的规模迅速做大。预计未来几年内,在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使用年限逐步拉长等利好因素的影响下,市场需求将进一步被激活,汽车后市场规模有望迎来爆发性增长。
(二)汽车金融市场前景诱人
互联网巨头、二手车电商、汽车保险争相布局汽车金融
在汽车金融领域,互联网公司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新技术、新模式对传统企业形成了挑战,甚至颠覆了行业生态。因而以经销商、汽车金融公司为代表的传统机构,纷纷寻求与互联网头部公司合作,引入线上流量,打造互联网与线下结合的新型汽车零售模式。BATJ四家互联网巨头积极投资汽车金融领域。利用交易平台与支付渠道的优势,搜集用户信息进行转化,战略意图不尽相同。百度主要通过对外投资布局汽车金融;阿里的汽车金融布局重点在于线上消费贷款产品,利用支付渠道优势推送汽车金融产品;腾讯几乎完成了新车电商及二手车电商C2B、C2C、B2B主要细分领域的布局;京东先后投资了美利车金融、易鑫和花生好车,布局汽车金融市场,多样性产品增加用户粘性。
第二部分 P2P车贷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P2P车贷行业发展情况
(二)P2P车贷交易数据分析
1.车贷平台数量减少,交易规模增速放缓
2011年,P2P平台开始发布线上车贷项目,主要以个人汽车抵押和小额消费购车的形式出现,交易规模较低,在3000万左右。
随后,2012~2016年间,P2P车贷平台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均在60%以上。2016年,8.24监管的限额要求使得小额分散的车贷行业达到井喷式的发展,车贷业务成交额达到2213亿以上,同比增长235.79%。
2017年,车贷竞争加剧,车贷规模增速放缓。全年车贷成交金额增至2477亿元,同比增长10.39%。
2018年,在车贷平台众多问题暴露、监管施压等的条件下,部分平台退出或者转型,行业成交大幅下降。截止从2018年1月到11月底,车贷平台成交总额为1448亿元。
横向来看,从P2P车贷首次出现到现在,车贷行业交易占比经历了两次攀升和两次下降,2011年,车贷行业交易占比仅有1.6%,随后的几年行业占比均在6%以上,2016年,众多平台加大车贷资产配置,车贷规模占比高达11.4%,达到历史最高。随后,一路下降,截至2018年11月,车贷交易行业占比降至6.43%。
2.车贷平台地域分布集中,行业集中度提升
根据网贷天眼研究院的不完全统计,截止2018年11月底,国内共有156家在运营P2P网贷平台涉及车贷业务,占正常运营平台的9.43%。车贷平台集中的地区通常也是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汽车保有量巨大的地区,诸如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区。
2018年,P2P车贷平台数量较2017年底大幅下降,行业资源向头部集聚,我们以车贷业务成交量TOP5、TOP10平台作为样本,用美国经济学家贝恩对市场结构的分类标准评估标准CR5、CR10来计算P2P车贷业务行业集中度。如图所示,P2P网贷行业车贷业务集中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自2014年以来,CR5一直维持在35%以上,预计2018年CR5将在50%以上;自2012年以来,CR10一直维持在40%以上,2018年CR10将达到70%。总体来看,车贷行业的集中度比较高,但2016年以来受限制规模等政策的影响,头部大平台的车贷业务规模趋稳,导致TOP10集中度出现下降。随着监管的持续进行,存量淘汰速度加快,行业并购增加,预计未来车贷业务集中度将继续上升。
3.车贷业务类型多样,车抵贷独占鳌头
车贷业务大致可以分为车抵贷、车商贷、购车垫资、消费贷款、融资租赁五种类型,其中车抵贷为主要的交易类型,年度占比均在80%以上。另外几种交易类型均在10%以下,多为逐步增长趋势,其中车商贷和购车垫资业务在16年达到了高潮,汽车消费贷款和融资租赁业务成为新宠,占比逐步提升。
4.利率逐渐趋于理性,期限小幅延长但低于行业期限
2018年,在政策的引导下,行业进行了大洗牌,合规整改、信息披露、银行存管等成为平台立足的根本,所以迎合监管、稳中求进成为各大平台2018年的主要发展策略。车贷平台在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下,发展受限。2018年,车贷平台平均综合利率为10.07%,平均借款期限为9.71个月,顺应行业趋势,车贷利率波动较低,月度利率极差为1.41%,利率趋于理性化,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期限则波动延长,月度期限极差相差4.39个月,整体来看,P2P网贷行业的期限高于车贷行业期限。由于车贷业务本身就具有资金周转周期短的特点,未来车贷业务平均借款期限的升幅空间可能不大,利率波动也会较小。
5.车贷行业出借人数、借款人数逐步下降
2018年,P2P车贷市场共计帮助约270万人完成融资。平均每人融资5.89万元,与监管限额要求的20万元相比,车贷融资额偏低,另外,据统计,2018年,我国二手车交易价格普遍在20万元以内,占比86.74%,其中交易价格在5万元以内的占比为33.75%,交易量方面,预计2018年二手车交易量环比上升20.1%。总体来看,二手车交易价格和交易活跃度较大程度的满足了车贷融资的风险防控。
2018年,车贷市场出借人数达451万人次,且从数据变动发现,车贷市场出借人数在行业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在行业出借人数波动下行的时期,车贷市场出借人数却略有增长,说明对于出借人来说,车贷市场的选择指数偏高。
整体来看,2018年,车贷平台的出借人数和投资人数较17年大幅降低,这与车贷行业运营自身的问题以及监管施压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18年雷潮期间,车贷行业的出借人数、借款人数均有不小的波动。
6.2018年度车贷贷款余额首降,预计约为500亿
2018年以前,车贷行业余额整体呈增长趋势, 2017年末约为653亿元,同比增长39.8%,车贷余额在整个P2P网贷中的占比为5.4%。2018年以来,受各方影响,车贷余额首次呈下降态势,但整体余额仍在500亿元以上。
第三部分:车贷业务创新模式案例—以租代购
在P2P行业发展遇到瓶颈的时期,P2P平台通过资产转型的方式,如开展三农、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领域业务寻找新的发展契机,而P2P车贷平台通过变革车贷业务模式,如开展汽车以租代购、汽车供应链金融等方式寻求业务增长点。下文将对汽车以租代购业务做详细的分析。
以租代购模式是汽车融资租赁业务的一种形式,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实现了汽车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分离,用户前期只需投入少量的资金,即可先拥有车辆的使用权,租期到期后再行决定是否购买,这种新型的购车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一) 以租代购市场广阔,参与主体众多
汽车以租代购模式原有四大类参与方,即第三方专业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商业银行系汽车融资租赁公司、整车厂系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及经销商系汽车融资租赁公司。截止到2017年年底,我国汽车金融渗透率达到40%,汽车融资租赁在汽车金融行业的渗透率达到4%;预计到2020年我国汽车金融渗透率将达50%,融资租赁的渗透率将达到8%。但相比于美国80%的汽车金融渗透率中,有近50%为融资租赁,相差甚远。
除上述主要运营方外,另有如喜相逢、易人易车、享购车等近百家参与互联网+以租代购的市场竞争。而从互联网+以租代购还处于尝试阶段的2015年开始,关于各大互联网+以租代购运营方的巨额融资消息从未间断。
另外,2018年5月,神州优车发行的100亿元ABS产品成功获批,该计划以神州优车旗下神州买买车业务所产生的应收账款债权作为基础资产。
(二)互联网+以租代购运营方式
(三)以租代购优势
以租代购,对于消费者而言手续简单,审批宽松,契合资金不充足但消费欲望较强的年轻消费群体。
对于经营方,以租代购比车抵贷等资产发生的频次更高;由于车辆的所有者是运营方而不是用户,便于运营方切入车后市场和不良资产处置。以租代购涉及的链条长,包括从前端汽车采买,到提供维修保养等汽车后市场的服务,也就意味着将来的利润点越多,发展空间越大,平台的估值也会随之提升。
对于资金方新车具有标准化的特点,易于风险把控。
于汽车厂商来说,因为降低了购买门槛,同时拓宽了互联网端的销售渠道,会促进他们车辆的销售量。
(四)主要问题
1.重资产运营下,先期资金投入巨大,短期盈利空间较小。
互联网+时代业务的竞争重点往往在于获客通道和获客成本,在规模效应和做高估值的影响下,烧钱的运营方式称为互联网+的首选扩张模式。另一方面,大多数互联网+以租代购运营方纷纷想向重资产模式转型,前期势必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短期实现盈利的可能性较小。以易鑫为例,2018年中期报告显示上半年的收入同比增长65%至25.64亿元,其中自营融资业务在营收中占比已超过九成,但净利润方面依旧为亏损。易鑫解释原因在于自营融资业务快速扩张和运营推广需要持续投入所致。
2.车辆实际的交付实效较低
互联网+以租代购运营方大多互联网基因深厚,但汽车基因相对欠缺,缺乏与主机厂的谈判筹码和资源关系,因此主机厂对平台供货不及时几乎是行业通病。据不完全统计,在互联网+以租代购行业,50天的提车周期几乎是常态,也是与消费者发生矛盾的主要问题之一。
3.互联网+以租代购产品实际利率偏高
低首付、低月供是互联网公司提供的融资租赁产品的最大噱头,但现阶段其产品的实际利率相当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大运营方主流运营的10万元左右(厂商指导价)的车辆,消费者租赁+分期的总成本一般都超过经销商参考价的一倍,名义利率超过30%。即使扣减各大经营方主打的“送购置税及保险”等优惠外,实际利率扔以不低于20%。
4.过度透支消费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
为与银行、汽车金融公司进行差异化竞争,互联网+以租代购的运营方均布局三四五线城市和整体资产状况一般的“年轻消费人群”。以低首付的形式诱导消费者提前进行透支型消费,如遇经济波动极易导致资产质量降低、行业发展大幅萎缩等问题。
对比分析趣店近两年的财报可知,趣店2018年计划全年销售10万辆汽车,交易规模达到100亿元。然而,在第二季度财报中,趣店将其全年汽车销量目标从10万辆下调到了2.5万到3万辆。在汽车销量远不如最初设定目标的情况下,18年9月大白汽车被曝出大规模关店,3天内179家线下店只留下48-60家。此外,2018年Q3财报甚至未提及大白汽车的最新销量情况。
(五)发展
汽车行业是重资本项目,有着明显的金融属性,互联网+以租代购的兴起促进实体发展,拉动消费,对汽车生产及后市场都有带动作用。目前主流运营方均在加强自身供应链管控,建设自有的汽车仓储物流体系,更不乏与汽车厂商建立直接进行战略合作的案例,补齐行业短板。另一方面,18年度监管将融资租赁业务的监管权由商务部划转至中国银保监会。这意味着未来监管对融资租赁行业的监管,将更加严厉、更加专业,引导行业走向正途。
而汽车服务后市场的崛起,对所有车企来说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都面对着“出众或者出局”的单选题。趋势是不可阻遏的,但能否打赢这场战争,却能人为掌控,对于每一个汽车市场参与者来说,“互联网+服务”就是最好的时代。
3.深化科技应用,向轻人力行业转变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金融科技开始逐渐渗透到汽车金融的各个应用领域。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汽车互联网企业可以实现优化产品定价、简化业务流程、识别优质客户、提高风控能力,大幅提升用户体验,从而达到汽车金融产品全面化、多维化和个性化布局。
目前,历经几年的发展,排名靠前的车贷平台已经积累了大量数据,包括车主的金融行为、还款记录、社交状况等,所以车贷行业的风控管理会从围绕汽车物权为中心慢慢转变到围绕借款人本人信用为中心,这得益于大数据和征信系统的完善,也是车贷行业大数据积累的成果,届时,车贷行业的效率会更高,用户体验也会更好。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电子签名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大部分借款用户从汽车抵押登记到放款完成这一系列环节都通过线上完成,也就是说,在保证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原先的线下借款操作都可通过互联网快速完成,这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科技生产力将更大范围的服务于该市场。
金融科技的应用带来的最直接的改变就是车贷行业将从过去一个“重人力”的行业慢慢转向“轻人力”行业,以前强调的是员工数量,现在强调的是个人的工作效率和综合能力。